5月22日上午,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骨干馆长研讨活动在上海中学图书信息中心四楼报告厅举行。活动以“承传统 创未来—AI时代图书馆的守正与创新”为主题,由徐汇区教研员刘幼毅老师主持,部分区教研员和中小学图书馆骨干馆长参加。
(会议现场)
(刘幼毅老师主持)
在主题研讨活动中,上海中学图书馆馆长刘庆刚老师作了题为《强基本,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求创新,探索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的发言,介绍了上海中学组织的最美图书展、书信家国 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等活动,和与会者交流了上海中学在建设智慧图书馆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位育中学图书馆馆长郑伟俊老师作了《“芯”动位育,智领未来,推进科创深层次阅读》的发言,介绍了位育中学在读书节、人工智能教育、芯片特色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刘庆刚老师和与会者交流上海中学在建设智慧图书馆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郑伟俊老师介绍位育中学在芯片特色教育方面的工作)
专家讲座环节中,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张品芳老师作了《古籍的修复与保存》的专题报告,讲述了古籍修复的步骤和方法、注意事项、历史意义,并就各中小学普遍关心的古籍的保护给出了科学的建议,使与会者受益匪浅。
(张品芳老师描述古籍修复的步骤和方法)
随后,与会者进行了互动交流。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徐丰老师和同济初级中学的倪丽娜老师结合各自学校图书馆工作谈了对AI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理解和探索,引起大家的共鸣。金山区教研员王炜老师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上海中学和位育中学的成功实践,也谈了自己对智能化背景下图书馆工作的思考,对大家启发很大。
(徐丰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谈对图书馆工作的理解)
(倪丽娜老师谈对AI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探索)
(王炜老师讲述自己对智能化背景下图书馆工作的思考)
(颁发证书)
中午时分,装订线装书的体验活动在图书信息中心一楼大厅举行。上海图书馆的两位老师带来了文创产品——宣纸线装本体验套装,指导与会老师、上海中学的师生自己动手制作一本线装书笔记本。这项活动引起师生们极大的兴趣,纷纷动手参与,八张课桌挤坐了十几人,没法就坐的同学也不愿离开,围绕在周围,观摩线装书的装订。通过动手和观摩,大家对中国古代线装书有了直观的认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装订线装书的体验活动现场)
(文:刘庆刚/图:实习生汪茹奕/编辑:胡晨、实习生汪茹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