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吴大伟老师在逸夫楼212实验室开展了《单摆》公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猜想单摆周期与振幅、摆长及小球质量的关系,并用实验手段验证之,从而帮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吴老师首先通过秋千和摆钟这两个例子,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单摆的热情和兴趣。然后,吴老师结合这两个实例,抽象出了单摆这一物理模型,并引导学生发现了单摆的重要特性——周期性。接着,学生们在吴老师的鼓励下,结合视频材料提出了一些可能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并通过一些逻辑推理的手段,得出了周期的近似公式。接下来,学生们两两一组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做实验验证了单摆周期与振幅、小球质量以及摆长的关系。实验后,吴老师展示了一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并以此为例讲解了数据处理的方法。最后,吴老师总结了学生们的实验结果,从而引出了惠更斯的单摆周期公式。
上海中学教学处张智顺老师、物理教研组长蔡丞韻老师以及本组其他老师都到场进行了观摩,并在课后和吴大伟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蔡老师指出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得十分出色,不过部分问题的提出方式值得进一步斟酌。最后他还鼓励吴老师不断精进教学方法,努力成为教学名师。
![](/__local/4/86/10/F286F19D6503EC86F21141F4F9D_43FC4D5C_49D79.jpg)
(吴大伟老师开展《单摆》公开课)
(文、图:汤山昌/编辑:胡晨、实习生吴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