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D/8D/C9/3C495A093A6DE03F47E77D3ACFD_DA5E7757_181AD.jpg)
2024年5月17日下午,“新时代高中科学教育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顶尖中学书记/校长论坛在上海中学甄陶楼报告厅举行。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世界顶尖中学联盟校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师们参加会议。论坛由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主持。
![](/__local/2/F3/07/C8153CAE8B3695E0EF9EC959F3D_DCE55159_D7281.jpg)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祝郁致辞,强调了科学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探索新思想、开辟新道路,推动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__local/2/45/16/FD43EE4B0B842042A6C88226317_75BF3284_E8D0B.jpg)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执行理事长吴向东从全球视野出发,探讨了科学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意义,高中科学教育应当携手奋进,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__local/F/06/D4/B6202DDC808697E64836F6AF9D3_62022F5E_EDF0E.jpg)
主题发言环节,世界顶尖中学联盟校书记/校长围绕论坛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__local/B/19/85/E939637A5C3029A86C5AD4D5DD9_DE3ED52F_32D9D.jpg)
![](/__local/9/19/EC/EB9CEAA6A68E742412D8D21FFBC_D4329E15_33EC9.jpg)
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做《多元融合的高中科学教育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他指出,通过构建一体化科学教育课程模式,制定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全流程培育方案,建立“大中衔接、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从而为科学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贡献深中力量。
![](/__local/F/6A/88/01AC5DD4435335425E2C02A5D65_104964CA_CBAAD.jpg)
![](/__local/3/D3/D2/8D88D372236649FD1F625E14DBE_F810575F_175CA.jpg)
成都七中党委书记易国栋以《新时期成都七中科技教育新思考》为题进行交流。他强调,重视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__local/F/BD/8B/5F18AEAA075F03B309116C21E22_71C9A27B_E892D.jpg)
![](/__local/8/23/0E/99631AA8E72B52246BED2F2FA08_A8B0307F_15B5D.jpg)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暨联合学校总校党委副书记王晓楠以《以赛促学激发科学志趣 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做报告。她从人大附中科学教育概况、以赛促学激发科学志趣、学科交叉培养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展开报告。她强调,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是高中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参与各类科学竞赛与社团实践等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科学兴趣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__local/0/E6/29/ADD74355726232C04322747ADBF_433C5CEB_D6992.jpg)
![](/__local/F/20/CC/FFBDF8CF1D256365621C8E7DAF9_505A4815_16285.jpg)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黄月初做《新时代高中科学教育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黄校长探讨如何通过科学教育来推动和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特别强调了三个关键的方面,包括认清科学教育严峻形势、明晰科学教育培育向度以及进行科学教育评价探索。他强调,新时代做好高中科学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材施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用科学的方式开展,为科学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做出我们高中的努力与贡献。
![](/__local/C/19/E3/5832A5858FB46656BA31471F6D1_F7457B94_EBFA8.jpg)
![](/__local/2/5D/0E/EF25687C02FEA4F5DBBBBDAE23B_1537F3E7_11903.jpg)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副校长黄发享做《高中科学教育的变革》主题报告。他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催生新的支柱产业和新赛道,同时也会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推动新劳动者的出现和发展,而科学教育为新赛道的开辟提供了人才支持,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__local/5/4B/76/C92EC4AC07B5B1EA386426CF008_14FD39BA_DC0E9.jpg)
![](/__local/2/9E/45/DFA8D623DA25A6DC6DFAEFE4B60_8B419092_15A70.jpg)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周彬以《教材内外:从“学科教学”走向“科学教育”》为题展开交流。对于中学科学教育的目的与路径,他提出,要走出学科、走向科学、走进科研、走进科创,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批判性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以及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__local/7/55/BB/E6F53F4D3B462F761DF3D54D80A_DC2FB711_F949B.jpg)
![](/__local/7/88/40/ABCB462BABE8B914E9C4FEEF7CF_B920A1B2_19C9C.jpg)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李晓辉做《科学教育在实验:历程、挑战与对策》主题交流。他强调,要构建立体多维的学校科学教育体系,厚植家国情怀,引导青少年树科学之志;兼顾全面性和特殊性,完善科学教育课程供给;营造崇尚科学的氛围,拓展科学创新实践时空;加强多主体协同,建设科学教育支持体系。从而夯实新质生产力之基,共创科学教育新格局。
![](/__local/E/C4/2D/D33029E96F05044047B5A3AA8E4_F1DFBA61_8F49E.jpg)
![](/__local/3/BE/C9/AC5B981E1FFEB14072A4ED44BB7_14FA6E15_15D1B.jpg)
重庆巴蜀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李潇珂做《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理念与行动》主题报告。李校长提出,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在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巴蜀中学付诸具体的实践,如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科学教研组织机构、深化科学课程教学改革、重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构建多元协同发展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大中小一体化培养路径等,争做科学教育的践行者。
![](/__local/C/86/D5/3032F551A589041189EFB3DE131_68502CA5_FD872.jpg)
![](/__local/F/D3/5B/8742C0D8F6E0F184C30A464A9D8_97D5A43F_1B0D9.jpg)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徐飞围绕《不可忽略的1%》主题展开交流。徐校长提出思考,根据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对于这1%,学校教育能做出什么?徐校长强调,针对这1%,学校开设了“全科阅读”、“校本选修”、“融合学习”、“科学盒子”、“梦想基金”、“紫金计划”等项目,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优秀品质。注重全面素质培养的科学教育理念,对于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__local/5/AB/C0/55A9149477CB6C6DBF4C2A75B7B_91B19436_E7784.jpg)
![](/__local/4/D3/F4/DDA3690BDFD0F279D455D18BBB6_381C5623_16ACF.jpg)
镇海中学常务副校长沈虎跃以《与时俱进的高中科学教育——以镇海中学为例》为题进行深入探讨。他指出,教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来推动,而人才培养需要依靠教育来实现。镇海中学落实“大科学”理念,实现社会资源整合和育人方式变革,包括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资源,建设一批区域科创中心、校外实践基地,实现育人场景从校内到校外的自然街接,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精准发现与高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科技素养。
![](/__local/C/D5/64/936B32D7E7302999EC6A6E0C075_D02A14BD_EB33C.jpg)
![](/__local/F/BC/21/CFF57C00EE0320C81844A394407_885B31E3_1232B.jpg)
此次论坛不仅为各位教育界同仁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更为新时代高中科学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探索高中科学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__local/5/D6/B6/2369114D88BCCD0C98DC98C6470_71535A4D_1987C.jpg)
![](/__local/9/47/8F/E63D514B8AE636FD80144A91A80_D06F1827_18A3A.jpg)
![](/__local/E/42/43/80A35F5BAE6DF88A9A23EA2EE6D_39583CC8_1B595.jpg)
![](/__local/0/E3/0F/A2629A4808B768C6DB95D8658C0_5AD36897_19A5A.jpg)
(文:胡晨、实习生王希/图:杨嘉伟/编辑:胡晨、实习生汪茹奕)